日常使用多种语言能延缓衰老
《自然·衰老》11月10日发表的论文称,科学家调查了27个欧洲国家超过86000人的信息,发现多语言能力(日常使用超过一种语言)能延缓衰老速度。衰老是一项重大的全球健康挑战,与认知衰退和功能障碍有关。过去的研究提出,使用多语言可能有助于保护认知功能,但由于样本量较小、依赖临床队列和间接测量衰老指标等因素,相关证据并不一致。位于爱尔兰的全球脑健康研究所团队分析了来自27个欧洲国家86149名51—9
张梦然 时间:2025-11-12 浏览量:5258
角膜移植供体稀缺难题有望破解
角膜内皮屏障的破坏,会导致角膜水肿和透明度丧失,这是角膜盲的主要病因之一。角膜移植是治疗严重角膜内皮功能障碍的唯一有效方法,但供体稀缺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如今,这一难题有了破解方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洪晶教授/彭荣梅副主任医师研究团队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开发出全球首个生物可降解角膜内皮替代物,可应用于人工角膜内皮重建——此举突破了传统非降解材料的局限,为角膜内皮功能障碍提供了一种临时替代的创
田雅婷 仰东萍 时间:2025-11-11 浏览量:4288
超强抗生素抗菌活性高出现有药物百倍
英国华威大学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化学家发现一种超强抗生素——前甲烯霉素C内酯。它对多种耐药病原体的抗菌活性比已知抗生素甲烯霉素A高出100倍以上,尤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表现出显著杀菌效果。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美国化学会会刊》。此次发现的新抗生素原本只是合成已知抗生素甲烯霉素A过程中的中间化合物。甲烯霉素A早在50年前就已发现,但其合成中间体从未被测
张佳欣 时间:2025-11-11 浏览量:3941
AI创新助力预防全球健康危机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日前报道称,营养不良与饮食相关疾病每年不仅造成全球超过8.1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还在悄然侵蚀卫生系统、削弱劳动力素质、挤压公共预算空间。若不及时采取行动,这些问题或将引发新一轮全球健康危机。人工智能(AI)正为此开辟新的可能——通过智能科技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减轻医疗系统压力。然而,要让AI真正释放其潜能,每一项解决方案都应当恪守伦理底线、惠及普罗大众,让技术创新成为照亮普通人健康生
时间:2025-11-10 浏览量:4234
微型神经植入物可监测脑活动
美国康奈尔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学家联合,在3日出版的《自然·电子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称,他们研制出一种比盐粒还小的神经植入物,能够在活体动物体内持续无线传输大脑活动数据,时间长达一年以上。这款名为“微尺度光电无绳电极”(MOTE)的设备,长度约300微米,宽约70微米。它采用砷化铝镓半导体二极管,通过穿透脑组织的无害红色与红外激光束获取能量。设备中的低噪声放大器和光学编码器,均采用日常微芯
刘霞 时间:2025-11-06 浏览量:5575
超微导管可安全穿行于最细脑血管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与加拿大多伦多西部医院科研团队合作,研制出一种超微型、高柔性的神经血管导管“MagFlow”。该导管可在血流驱动下,安全穿行于大脑中最复杂、最细微的血管,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工具。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微导管是一种医疗器件,可沿人体血管蜿蜒穿行,用于治疗动脉阻塞、止血,甚至阻断肿瘤供血或实施精准化疗。然而,目前医生在操作中仍需借助导丝,小心推动微导管在
刘霞 时间:2025-10-30 浏览量:5363
每天少坐半小时有助于提升代谢健康
芬兰图尔库大学参与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每天仅减少30分钟的坐姿时间,就能改善身体利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代谢健康并降低慢性疾病风险。图尔库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长期久坐并伴随不健康饮食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超过消耗,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这项研究共纳入64名有久坐习惯且具有多种慢性病风险因素的成年人。研究人员要求干预组每天减少1小时坐姿时间,通过增加站立或日常轻
朱昊晨、徐谦 时间:2025-10-27 浏览量:5088
能预测人一生健康趋势的AI模型问世
《自然》杂志17日刊登的一项研究成果称,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问世,它能预测人一生中健康的变化趋势。这一工具有助于医生和健康规划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个性化健康需求。大多数人一生中会不止一次生病,但预测不同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与癌症)如何互相影响是个难题。医疗决策日益依赖于根据病史预测个体健康演变趋势。AI通过分析患者记录的大数据集,为识别疾病进展模式提供了强大工具。但这些模型的全部潜力仍未得到
张梦然 时间:2025-09-19 浏览量:4395
新血检工具可提前识别HPV相关头颈癌
美国麻省总医院百瀚医疗系统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他们研制的血液检测工具“HPV-DeepSeek”能在症状出现前10年识别出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头颈癌,从而为患者提供更早的治疗干预,改善其预后和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在美国,70%的头颈癌由HPV引起,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与HPV引起的宫颈癌不同,目前尚无针对HPV相关头颈癌的筛查手段,患者往往在
刘霞 时间:2025-09-19 浏览量: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