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12日表决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将更有力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等能力。2024年9
时间:2025-09-15 浏览量:4389
动物实验显示:3D打印神经支架可用于修复脊髓损伤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研究团队首次展示了一种突破性方法,将3D打印、干细胞生物学与实验室培养组织技术融合在一起,为修复脊髓损伤带来了新希望。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医疗保健材料》。据美国国家脊髓损伤统计中心数据,该国有超过30万人患脊髓损伤,目前尚无有效手段完全逆转由此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和瘫痪。治疗的主要障碍在于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死亡以及神经纤维难以跨越受损区域再生。此次,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
张梦然 时间:2025-09-02 浏览量:5026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开展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审议通过《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开展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审议通过《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会议指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时间:2025-09-01 浏览量:4592
脑科学研究有了“彩色视窗”中国科学家研制出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
在人类探索科学奥秘的征程中,最深邃、最复杂的领域不只有遥不可及的星河,还有近在咫尺的大脑。这座由数百亿神经元和数百万亿突触交织而成的“小宇宙”,如何在其自然运作的状态下被清晰观测,一直是科学家面临的巨大挑战。近日,由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与王爱民教授团队联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吴润龙教授团队所取得的突破,正为这个世界级难题提供了一把钥匙——他们成功研制出仅重2.6克的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首次实现自由活
晋浩天 时间:2025-08-27 浏览量:4702
动物实验显示:一种关键蛋白可能是调控大脑衰老的“主开关”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发现,大脑衰老背后隐藏着一种名为FTL1的关键蛋白。实验显示,过量FTL1蛋白会导致小鼠记忆力衰退、大脑神经连接减弱以及细胞反应迟钝。一旦阻断这种蛋白,老年小鼠就能恢复年轻时期的大脑功能与敏锐记忆力。这一突破性发现表明,FTL1很可能是调控大脑衰老的一个“主开关”。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衰老》杂志。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关键区域——海马体,尤其容易受到衰老的影响
刘霞 时间:2025-08-27 浏览量:4867
刺激迷走神经可加速脑卒中患者康复
打地鼠、模拟赛车、太空夺宝、黄金矿工……近日,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疼痛康复科,三位平均年龄50岁的脑卒中患者玩起了康复游戏。湖北潜江的向先生说:“没想到这些小游戏能助力大家完成卒中康复训练。”这些游戏训练是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推进的全国首个多中心临床研究——“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慢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一部分。此次研究致力于为长期受困于上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开辟治疗
时间:2025-08-15 浏览量:5405
科研团队《细胞》子刊发文提出青藏高原包虫病防控新策略
近期,西南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携手合作,在《细胞》子刊《寄生虫学趋势》上发表综述文章,系统梳理了青藏高原地区包虫病的流行特征、诊断预防技术及综合防控策略的进展,提出融合“人—动物—环境”的“全健康”理念和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包虫病防控迈入精准化、智能化新阶段。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寄生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由犬、狐等终末宿主
罗云鹏 时间:2025-08-15 浏览量:4381
七部门: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
周圆 时间:2025-08-12 浏览量:4488
人类50岁后老得更快,血管老得尤其快
在一篇近日发表于《细胞》(Cell)的论文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绘制了跨越人类50年生命周期的“人体衰老蛋白质图谱”。他们发现,人类50岁之后的衰老速度似乎会加快,而且血管等组织会比其他部位衰老得更快。研究人员收集了76名因意外脑损伤死亡的14~68岁中国人群的组织样本,样本涵盖心脏、血管、肝脏、胰腺、免疫组织等13种关键组织、七大生理系统。利用
时间:2025-07-28 浏览量: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