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PCSK9基因真能一劳永逸降血脂? 专家称仍需临床试验验证
近日,《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靶向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又称“PCSK9”)基因的“表观遗传编辑器”(以下简称“PCSK9-EE”),在转基因小鼠和食蟹猴实验中,PCSK9-EE可以大幅度、持续性地降低小鼠和食蟹猴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高是高血脂病的重要病理表现。该成果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描述其效果
杨思晨 时间:2025-04-22 浏览量:5219
超长效降血脂药:治疗高血脂的曙光
超长效降血脂药作为医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高血脂治疗方式,也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进入新阶段。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重症主任医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刘红告诉记者,近年来,超长效降血脂药物在RNA靶向疗法、基因编辑技术以及新型小分子药物等多个关键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创新药物通过长效调控胆固醇代谢的关键靶点(如PCSK9、ANGPTL3等),为高血脂治疗带来了革命
杨思晨 时间:2025-04-22 浏览量:4283
如何推动养老金融健康发展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是党中央作出的前瞻性重大战略部署。自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来,养老金融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202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养老金融工作落实机制,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为
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刘志晓 时间:2025-04-07 浏览量:4407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衰退新标志物发现
《自然·医学》杂志3月31日报道了一个预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未来认知恢复与衰退的潜在新生物标志物。这个蛋白指标或能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发作和病情进展的预测能力。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症形式,其涉及的复杂病理过程最早会比临床症状提前几十年出现。认知衰退是指思考能力的逐渐丧失,其速度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有快有慢,症状发作通常在40岁到100岁之间。从轻度认知受损进展到痴呆症一般需要2—20年不
张梦然 时间:2025-04-02 浏览量:4622
张伯礼院士:近十年我国中药质量显著提升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刘映)“人参为什么长在深山老林里?红景天为何长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植物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生长,要分泌很多支撑它抵抗恶劣环境的物质,而这些恰恰就是药效物质。中药材是有一定抗逆性的,不能像种庄稼一样大肥大水地种植。”3月28日,在由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等单位主办的第一届中药产业互联互通大会上,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药材作为中
时间:2025-04-01 浏览量:3528
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活检”
英国利兹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款创新性的微型磁性机器人。它能在人体内深处执行3D扫描进行“虚拟活检”,并首次从胃肠道或肠道深处获取了高分辨率3D超声图像,这标志着早期癌症检测技术的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26日发表在《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该机器人实现的“虚拟活检”,无需侵入性操作即可获得诊断数据,使得医生能够在单一程序中完成病变的检测、分期乃至潜在治疗。这一进展为多种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张梦然 时间:2025-03-31 浏览量:5098
禁用“零添加”!食品安全新国标亮相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3月27日公布5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消费者特别关心的“零添加”、食物过敏、盐油糖标示等内容,均有明确规定,旨在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公众健康,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亮点一:避免“零添加”等消费误导“不添加”“零添加”真的更健康优质吗?此前,一些食品标签上的信息给消费者带来误导。以某款果汁饮料为例:食品标签上写着“不添加蔗糖”,但其实蔗糖只是
时间:2025-03-27 浏览量:5436
利用干细胞造出新型血管移植物“通用型生命管道”推进相关手术进步
在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报告医学》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威斯康辛州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展示了一种“通用型生命管道”——利用干细胞来源的动脉内皮细胞(AEC)开发出的新型小直径血管移植物。这一成果对推进生物工程研究和血管手术领域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血管被称为人体“生命管道”。当前,合成血管移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大血管修复,但对于小直径血管,如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血管,现有
张梦然 时间:2025-03-13 浏览量:5465
复杂分子骨架被精准编辑有望推动合成化学和药物发现等相关领域发展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焦宁研究团队在碳碳键断裂转化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设计合成非均相铜催化剂,实现了烯烃类复杂分子到羰基腈的转化,完成了药物、天然产物等复杂分子骨架的精准编辑,有望推动合成化学和药物发现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碳碳键构成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骨架,其断裂转化对化石能源利用、废弃聚烯烃及生物质转化、分子骨架编辑等
晋浩天 时间:2025-03-13 浏览量: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