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管理,规范患者医疗信息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通过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强化监管措施,进一步保障患者医疗信息和医疗质量安全。《通知》要求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医疗机构需明确电子病历范围,压实主体责任,依法依规严格保护患者隐私,将电子病历信息规范使用管理情况纳入绩效
乔业琼 时间:2025-07-01 浏览量:5238
把健康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年年参加体检,为什么还是突然查出癌症晚期?”一些人每年做一次体检,却没有及时查出恶性肿瘤,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其实,常规体检不等于癌症筛查,一些癌症只有通过专项筛查才能发现。在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上海市抗癌协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盘点总结了20多种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以及正确筛查的“金标准”。这将帮助人们识别潜在癌症风险,实现早筛查、
曾言 时间:2025-06-23 浏览量:5048
人类呼吸方式或反映健康状况
每个人的呼吸模式都像指纹一样独特。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科学家12日在《当代生物学》期刊上发表研究称,他们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这一发现的灵感源于嗅觉研究。在哺乳动物中,大脑在吸气时处理气味信息。研究团队由此推测,既然大脑各不相同,呼吸模式是否也具有个体特征?为验证这一想法,团队开发了一种轻便的可
张佳欣 时间:2025-06-16 浏览量:4108
血费直减 给献血者更多获得感
你知道吗?在中国,平均每2秒钟就有1名患者需要输血;每年有超过400万名患者依赖血液救治。从重大手术到创伤急救,从产科出血到血液病治疗,每一袋血都可能成为患者与死神赛跑的关键筹码。然而目前,血液尚无法人工合成、无其他替代品,也不能长期保存,临床使用的每一袋血都来自公众自愿无偿的捐献。6月14日,我们将迎来第22个世界献血者日,“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这句活动口号道出了无偿献血的本质——以热
王美华 时间:2025-06-13 浏览量:4547
按摩面颈部就能“清洁”大脑?
在忙碌的工作中,你是否常有这样的时刻:一天高强度脑力劳动后,傍晚时分大脑仿佛宕机了,反应变慢,只想放空?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座始终在运转的工厂,连续工作会堆积“垃圾”,也就是代谢废物。如果这些垃圾清不出去,就可能成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罪魁祸首”。科学家早就知道,大脑有一套自己的“排污系统”,即脑脊液。它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像清水一样在脑组织间流动,把大脑代谢的垃圾
时间:2025-06-10 浏览量:3988
精准检测助力“健康睡眠” ——专家解读新修推荐国标《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由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修订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GB/T 45443-2025)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有哪些变化?该如何规范褪黑素的生产销售,避免滥用?就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钟其顶。褪黑素是由人体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天然激素,具有调节昼夜节律、改善睡眠质量的
付丽丽 时间:2025-06-05 浏览量:4657
专家提示:老年人应尽早识别潜在的眼底病变风险
2025年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芒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有记者提问,6月6号将迎来第31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老年人如何通过日常症状识别、及时发现潜在的眼底病变风险?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魏文斌表示,在老年人群当中,糖尿病性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这些眼底疾病发病率较高。然而,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常常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乔业琼 时间:2025-06-05 浏览量:4291
我们为什么需要医防管交叉复合型人才?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医防管交叉复合型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旨在为解决体系短板、应对未来风险储备卫生健康战略人才力量,为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专业技术支撑,为政府制定重大卫生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建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党组相关负责同志参与的委领导专班机制,强化组织领导。《意见》发布后,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重点培养万
杨金伟 时间:2025-06-04 浏览量:4642
中国基层卫生奔涌“数智浪潮”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中国,“数智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卫生健康行业,其发展成为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医疗服务公平可及、增进百姓健康福祉的关键驱动力。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确立,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数据互通共享、高效协同,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倍增效应加速显现,到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落地……数智赋能基层卫生的强大效能正全方位融入百姓看病就医、健康管理场景。这些进展
时间:2025-05-19 浏览量: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