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为人民幸福生活筑牢基石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1.9%……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十四五”时期,我国始终将保障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的能力水平、可及性与公平性,推动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改善,健康中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医学科技实力跃升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
时间:2025-10-20 浏览量:4972
专家:心肌病管理当以“快”破局 AI智能诊疗体系助力实现快速筛查、诊断和管理
心肌病是一类严重的心脏疾病,会直接损害心肌的结构与功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甚至降低患者生存率。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14日对记者表示:“面对心肌病严重的疾病危害,其管理应当以‘快’破局,进一步提升诊疗效率,从而快速进入治疗与管理流程,降低疾病的危害与死亡风险。”据悉,肥厚型心肌病(HCM)作为遗传性心脏疾病,更是猝死、心衰、血栓栓塞背后的“隐藏杀手”。该疾
陈静 时间:2025-10-15 浏览量:5120
AI+康养,开辟大健康新赛道
不久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AI+康养”,正成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激发康养产业新动能,开辟大健康产业新赛道,落实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需求的重要路径。今天,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的融合,推动着生产力跃迁与生产关系变革。“AI+康养”标志着大健康
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杨君 赵越 时间:2025-10-14 浏览量:5593
超级耐药“融合怪”从何而来
一群科学家近日揭开了现代医学最大威胁之一——超级细菌的崛起真相。这次故事的主角是一种叫质粒的微小环状DNA。它们像细菌世界的“U盘”,能在不同细菌之间插拔、复制、传递信息。其中最危险的信息,就是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了搞清这些“U盘”是如何把普通细菌变成“超级战士”的,来自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巴斯大学和英国卫生安全局的科学家们,翻出了从1917年至今的细菌样本——那时抗生素还没被发现。他们分析了来自
张梦然 时间:2025-10-13 浏览量:3850
生物医学新技术新规出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创新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法制里程碑
生物医学新技术发展迅速,为应对重大疾病、难治疾病和新发突发疾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机遇,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但这类技术的潜在风险性、不确定性和伦理敏感性,给传统的监管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是顺应时代发展、回应人民关切的产物,它的出台填补了该领域的法规空白,标志着我国生物医学新技术发展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轨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黄晓军 武汉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 林丽开 时间:2025-10-11 浏览量:3770
促进医学创新与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突破,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近年来,全球生物医学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突破性技术进展不仅为疑难重症和罕见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也在深刻改变传统医学的诊疗模式。然而,医学创新的脚步往往快于监管体系的完善,生物医学新技术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两方面挑战:一是新技术可能存在的伦理争议与技术风险容易引发社会质疑;二是部分科研成果难以真正惠及患者,部分新技术从科研到临床的转化过程中存在路径不清晰的问题。在此背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 沈建忠 时间:2025-10-11 浏览量:5573
长假后,如何调整饮食
国庆、中秋假期,不少人品尝各种美食,肠胃“超载”。节后如何调整饮食,给胃肠“减负”?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陈静。规律进食,三餐定时定量。调整生物钟,坚持吃早餐,尽量不吃宵夜,每餐八分饱。改变餐后立即吃水果、零食的习惯,可以在10时、15时吃少许坚果、低糖分的水果、酸奶,这样既能减少每顿进食的负荷,又能满足人体的多样化需求。均衡搭配,保证膳食平衡。膳食种类要包
王欣悦 时间:2025-10-09 浏览量:5356
这些习惯可能增加老年痴呆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病因复杂、严重智力致残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患者会从记忆力和认知功能逐渐退化,进展至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科学研究发现,一些人们认为的“好习惯”,却很可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记者就此采访了认知障碍领域相关专家。长期素食或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如今,素食主义者越来越多,素食人群也趋于年轻化。有研究显示,科学的素食能够降低肥胖、高血压、2型
时间:2025-09-28 浏览量:5227
中疾控发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和出境游将明显增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假期出行时应注意诺如病毒肠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霍乱、新冠病毒感染、猴痘、食物中毒预防,以及鼠疫、人感染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前往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旅行需注意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预防。一是诺如病毒肠炎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
乔业琼 时间:2025-09-28 浏览量: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