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效办实事:“诊间结算”让特病患者告别“折返跑”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始终聚焦“解决患者急难愁盼”这一核心,把群众就医体验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试金石”。针对特病患者就医流程繁琐、多次排队的痛点,医院党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临床一线调研,梳理出“开单—审核—缴费—发药”全流程中的堵点难点,最终敲定“特病诊间结算”优化方案,以“信息流”替代“患者流”,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过去,特病患者就医需在诊室、特病结算窗口、收费窗口间反复折返,尤其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而言,不仅是时间和体力的巨大消耗,更带来了显著的焦虑与不便。
如今,随着“特病诊间结算”功能的全面落地,就医流程从“四步走”压缩为“两步结”,患者在医生诊室就诊时,系统同步完成智能审核与费用结算,无需再单独前往结算窗口和收费窗口,看完病即可直接前往药房取药;系统创新性支持绑定子女等亲属账户进行“亲情支付”,在诊室内,患者本人或亲属通过手机即可轻松完成个人自付部分的支付,亲情关怀无缝融入就医流程。
“特病诊间结算”服务模式,特别是“刷脸就医+亲情支付”的创新组合,自全面推行以来,成效显著,赢得了特病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赞誉。省时省力看得见。平均每次就诊为特病患者节省至少30分钟至1小时的排队等待时间,彻底免除了在不同窗口间奔波“折返跑”的辛劳,极大减轻了患者,尤其是老年、体弱及行动不便群体的体力负担。便捷高效体验佳。“刷脸”认证零操作门槛,“亲情支付”解决实际困难,科技应用真正做到了“便民不扰民”,让智慧医疗更有温度。就医流程的极简化和顺畅度显著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急难愁盼”得缓解。实实在在解决了特病患者群体长期反映的核心诉求,将“群众盼的事”精准办成了“医院干的事”,是学习教育成果惠及于民的最直接体现。
把实事办在患者心坎上,才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意义所在。下一步,医院将持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从细节处优化服务,让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更多惠民举措,用专业与温度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让就医之路更顺畅、更暖心。
责编:阎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