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栗书元团队让溃烂的肿瘤创面“重生”

2025-11-11
作者:长治市中医医院 秦瑜
浏览量:5411

在许多人印象中,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多处于辅助地位。然而,一位78岁河南安阳老人的求医经历,却生动诠释了中医外治法在应对肿瘤疑难并发症时,所能展现的惊人力量。面对肿瘤治疗屡屡耐药复发、溃烂入骨的面部皮肤鳞癌,长治市中医医院栗氏疡瘤团队,用其独特的“内服加外用”疗法,让几乎放弃希望的老人重焕新生。

患者初诊时的情况触目惊心。因面部皮肤鳞癌,肿瘤组织不断溃烂,已形成一个深达骨膜、大小约4cm×5.2cm的创面。老人曾辗转安阳、太原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病急乱投医之下,他尝试网购“祛腐生肌膏”,结果病情恶化,创面持续扩大加深,最终导致张口困难,日夜疼痛难忍。

“那时,疼痛的NRS评分很高7-8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几乎降为零。”接诊医生回忆,“这种程度的组织缺损和癌性溃疡,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难题。”

转机出现在患者通过“栗氏疡瘤流派传承工作室”公众号了解到该流派的信息后。他慕名来到长治市中医医院,求治于长治市中医医院肿瘤科第四代传承人栗书元主任及其团队。

团队对患者病情综合评估后为其制定了详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其中,流派的核心外治法是破局的关键。

“外疡与内瘤,其理相通。此症虽发于外,但其根本在于体内正气不足,邪毒壅盛,局部‘腐肉’不去,则‘新肌’不生。”栗书元主任解释道。基于这一“祛腐生肌”的核心理论,团队为患者用上了流派特制的外用协定处方——腐尽生肌膏。

该膏剂能“化腐生肌”,清除坏死的癌变组织,滋润创面,为新生肉芽的生长营造环境。同时,配合 “中药口服+外治” 的系统治疗,内服中药以温阳和阴、益气托毒,重建患者体内的免疫与修复环境;外用药物则直接作用于创面,实现祛腐、生肌的局部战役。这种“内外同调”的策略,形成了对病情的立体围剿。

经过近2个月的精心治疗和家属的耐心施灸,奇迹开始显现。患者面部的溃疡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收缩:深坑逐渐变浅、变小,新鲜的肉芽组织稳步生长。

最新复查结果显示,其溃烂创面已恢复80%。更让患者和家人欣喜的是,那曾经难以忍受的剧痛得到极大缓解,NRS评分已降至1分。老人终于能够正常张口、进食,睡眠质量大幅改善,脸上重现了久违的笑容。

这个成功案例并非偶然,它是栗氏疡瘤流派百余年临床智慧的集中体现,是年轻团队的协作配合,更难能可贵的是患者家属的不离不弃与认真施灸,保证院外的延伸治疗与护理。流派将中医外科“外疡”处理溃疡、疮疡的经验,与内科治疗“恶性肿瘤”的理论深度融合,创立了“外疡内瘤,其理相通”,“扶正祛邪,以平为期”的独特学术思想。

在临床上,流派已系统总结出 3个内服协定方(如地黄启膈散、三草篓贝汤、参芪益髓汤等)与 3个外用协定方(腐尽生肌膏外,温阳通络熏洗方、散结消瘤膏),并联合十余种传统外治法,针对肿瘤及其各种并发症、放化疗毒副反应,形成了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位七旬老人的“焕颜”记,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尤其在解决手术、放化疗后难以处理的顽固性并发症方面,拥有一定疗效和独特价值。栗氏疡瘤流派以其坚实的理论、独特的疗法和确切的疗效,为众多陷入困境的中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希望之路,也让古老的中医外治法在攻克现代医学难题中,再次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责编:阎秀峰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单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