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你好吗?

2025-07-21
作者:河北省中医院 消化内科 杜明民
浏览量:4767

大家好我是胃大家对我并不陌生在人类的饮食生活中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吃的喝的都要先通过我,经过我的初步消化才能变成可以吸收的物质,然后传送给小肠来吸收。我的生活很规律,也有上班下班时间呦,一日三餐,我会消磨食物,下班时我和我的主人一样美美的睡上一觉最近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我觉得“有些吃不消”了,胃胀、胃痛、烧心、反酸、嗳气,天天困扰着我……

1. 中医:你好胃,我是中医,请让我来帮看看吧。我们认水谷之海”,可以容纳每次吃进的食物,通常成人每次可进食量约1000毫升至1500毫,胃液每天分泌约1.5-2.5升用于消化食物通过胃的蠕动和胃液的消化,形成易于吸收的食糜,为人们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所以胃被称为水谷之海名不虚传。暴饮暴食过食辛辣刺激食物,长期如此则会增加胃的负担,出现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饮食加倍脾胃乃伤”这是我们中医对脾胃功能最贴真的概括,当超出平日胃的承受的最大限度时,我们的胃就会受伤。那么有些人就会去做胃镜,胃镜常常提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有些人还会出现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这时大夫会告诉你胃里有炎症,需要注意了。那么得了胃病,该如何调整呢?第一、需要合理饮食,得病期间,避免暴饮暴食,以六成或七成饱为度,清淡饮食,避免摄入辛辣寒凉之品,尤其是在夏季人们时常贪凉,冰镇系列伴随左右,胃经常痉挛疼痛。所以古人所说的“春夏养阳”的观念,提醒人们夏季气温逐渐升高,对人的阳气的增长十分有利。当如有人们常食冷饮、瓜果等寒凉之物,对阳气耗损较大,同时,夏季开空调的频率高,寒气会随着打开的毛孔进入身体,伤及阳气,导致机体防御和调节功能下降,进而出现消化功能障碍。在易消化饮食中粥作为中国传统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温暖脾胃,谷更蕴含着顺应时节、调和身心的东方养生智慧,在华夏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第二、适当运动,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不合理的作息时间、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加重胃部负担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的蠕动,有助于消化。促进了食物的吸收,还加速了胃排空,减轻了胃部负担。运动还能改善胃血液循环,增加胃黏膜的抵抗力。同时可舒缓情绪、缓解压力,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胃至关重要。第三:我再给你开一些消食护胃中药就可以了。

1周后……胃:你好中医我在你的调理下恢复的很好,十分感谢。

中医:好的

民以食为天”,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随着南北饮食的融合,人们不仅可以每天刷新味蕾,而且可以放任口欲,达到饱腹感的满足,享受着美食带来的物质-精神愉悦。但是长此以往也带来了一些烦恼,比如高脂、脂肪肝、动脉硬化、肥胖,甚至一些心脑疾病、胃肠疾病纷纷降临。“病从口入”,这不是危言耸听,“胃”作为饮食的第一道防线,默默承受了一切,终有一天挺不住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等等如期而至。甚至发现很多疾病逐渐年轻化,这不得不给我们敲响警钟,再次认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脾胃后天之本我们更应该关心一下我们的胃

今年国家卫健委提出“体重管理年”,提倡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应该把胃得管理提上日程,“管住嘴,迈开腿”这句话不再是当年代谢性疾病的口头禅,同样适用于现今体重指数高的人群。管好我们的胃,不单要从自身做起,做到自律,同时要结合正确的方式。中医药在治疗因胃致胖中也有很好的疗效。比如:针灸、拔罐、埋线等。这几年“未病先防”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新冠之后人们已经开始认识提早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人们开始认识中医药,并赞同其在治疗“未病”的作用。把疾病控制在最早期,治最简单的病,花最低的费用,遭最轻的罪,这才是传统文化-这五千年来老祖宗留智慧才是真正能让国人体质提高的好东西。中医讲顺应自然规律,天人相应,例如:春季阳气上升,万物复苏,饮食宜清淡,可多吃菠菜、春笋、香椿等。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多,易伤津耗气,饮食要注重清热解暑、益气生津,像绿豆汤、冬瓜汤、西瓜等。秋季气候干燥,应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秋梨等,冬季寒冷,人体阳气内藏,可适当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羊肉、桂圆等。同时还要因人制宜,例如:阳虚的人畏寒怕冷、手足不温,这类人适合多吃温热性食物,如生姜、韭菜、核桃等,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绿豆等。阴虚的人常有口干咽燥、手足心热,饮食应滋阴润燥,可常吃百合、雪梨、银耳等,忌吃辛辣、温热食物,如辣椒、花椒、羊肉等。

健康饮食是当今人民健康的首要条件,适当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增强体质的必备条件,而中医药可以为人们的饮食、生活起居的保驾护航。让我们迎接中医药的新时代,让中医药更好的造福于人民。

“胃”你好了吗?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单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