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超声波监测动脉共振 非侵入技术可持续测量血压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多学科研究团队解决了一个困扰医学界数十年的难题:他们找到了一种能无创、连续测量身体任何部位血压的方法,且几乎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干扰。基于该新技术的设备有望在家庭、医院,甚至资源有限的偏远地区更好地监测生命体征。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Nexus》上的这项新专利技术名为共振声压计,利用声波轻轻刺激动脉共振,再利用超声成像测量动脉共振频率,从而获得真实的血压测量值。在一项小型临床
时间:2024-08-14 浏览量:5560
云南白药发布伤痛管理新模式
2024年8月9日至14日,2024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简称西普会,CPEO)在海南博鳌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为“承压前行——从存量走向增量的破与立”。云南白药强势参展,与数万业界同仁、专家学者、海内外资本机构、百强连锁等共襄盛宴、共话发展,在业内盛会留下白药最强音。会议期间,云南白药伤痛管理新模式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伤痛品类战略正式启动。“疼痛”作为人体的第五生命体征,关系着百姓生命健康,影响
时间:2024-08-12 浏览量:4438
武汉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突破4800亿元
记者6日从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健康武汉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该市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已突破4800亿元。近年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落地武汉,总投资485亿元的125个补短板项目建成投用,武汉在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的同时,重塑疾控体系见成效。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高亚楠 摄  据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周军干介绍,通过实施健康武汉行动,该市持续构建健康共治
张芹 时间:2024-08-06 浏览量:3927
人脑血管通路首张单细胞图谱问世
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健康网络和瑞士苏黎世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成功创建了首张单细胞分辨率的人脑血管系统图谱。该图谱涵盖了大脑从早期发育到成年阶段,以及脑肿瘤和脑血管畸形等疾病状态。这一最新图谱有望为未来治疗相关疾病开辟新途径。研究成果发表于1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从人类早期发育的大脑、成年大脑、脑肿瘤组织以及脑血管畸形样本中分离提取出血管。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对117
科技日报 刘霞 时间:2024-07-12 浏览量:5194
一种新支架成功“切换”培养肉风味
《自然·通讯》9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称,一种可切换风味的支架,能够在烹饪温度下释放出肉香,并能改进实验室培养肉的口味。
时间:2024-07-10 浏览量:4602
277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本报北京7月8日电(记者申少铁)记者今天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277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其中2024年以来批准27个,涉及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眼底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体外心室辅助设备、肾动脉射频消融仪等多款高端医疗器械,涵盖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心肺支持辅助系统等多领域。  从产品类型看,2024年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包括5个无源医疗器械、2个体外诊断试
时间:2024-07-10 浏览量:4893
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有了伦理指引
为规范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行为,促进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健康发展,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分委员会研究编制并于8日发布了《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供相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指引指出,基因组编辑技术快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并为诊断、治疗和预防遗传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手段。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涉及对人遗传物质的改变,风险难以预测,不仅关乎人类个体的尊严和福祉,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伦理
杨舒 时间:2024-07-09 浏览量:4680
277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本报北京7月8日电(记者申少铁)记者今天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277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其中2024年以来批准27个,涉及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眼底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体外心室辅助设备、肾动脉射频消融仪等多款高端医疗器械,涵盖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心肺支持辅助系统等多领域。从产品类型看,2024年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包括5个无源医疗器械、2个体外诊断试剂、20
时间:2024-07-09 浏览量:4430
中国在牙齿矫正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您身边有小朋友在戴牙套整牙吗?是钢丝的,还是透明的?和大部分现代医学一样,口腔正畸也起源于西方,如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76年春天,北京口腔医院的正畸专业恢复对外挂号,一下子就挂出去了1500个。那时候只有5位医生,这1500个号,大家加班加点,好几年才能看完。直到1980年,正畸科才又一次对外挂号,人们听说了这个消息,提前一个星期就开始排队,挂号的队伍排出去三站地,甚至派出所民警都来维持秩
马雁崧 时间:2024-07-02 浏览量: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