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头孢过敏致死病例引发的思考

2025-07-25
作者:邯郸市传染病医院 药剂科(药事部) 肖梅
浏览量:5461

近日,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使用头孢类药物致过敏不幸离世的消息,令人痛惜。同时,也引发了各种疑问,头孢菌素到底要不要做皮试?为什么众说纷纭?广大群众如何做好自我保护?医务人员如何正确处理相关事件?等等困惑需要得到专业的解答。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规皮试的起因是什么?

我国头孢菌素皮试起源于一个叫罗氏芬的进口药物,由于它的说明书中标明需要在使用前做皮试,国产的各种头孢菌素陆陆续续的将皮试要求加入到了说明书中。

在本世纪10年代,罗氏芬悄悄的更改了自己的说明书,去掉了皮试要求。但国内药品说明书并未就此随意的进行更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头孢菌素皮试与否众说纷纭的原因。

第二、为什么删掉了说明书中的皮试要求呢?

目前,我国针对头孢菌素没有批准上市的皮试试剂,而且没有确定皮试的特异、灵敏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没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常规进行头孢菌素给药前皮试对过敏反应产生有益的临床预测价值。

除此之外,在现行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我院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和大多数头孢菌素的说明书中,都没有要求在使用头孢菌素前必须对所有患者进行皮试。

2013年,韩国蔚山大学附属医院曾经做过一项实验,纳入了1421例受试者。这些受试者接受了β内酰胺类药物的皮试,并且无论皮试结果如何,都正常使用头孢菌素。最终实验结果显示,有97例出现了皮试阳性反应,其中23例是对青霉素皮试阳性,74例是对至少一种头孢菌素皮试阳性。皮试结果为阳性的人群速发型过敏反应没有在用药后发生,但在皮试阴性的人群中有4例出现了速发型过敏反应。

药物在使用中需要遵循四项原则,分别是“安全、有效、经济、适宜”。从这四项原则的角度,我们来分析一下头孢菌素的常规皮试。

一是安全性。这项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出现的假阴性,在皮试阴性结果中,仍有4例受试者是出现了速发型过敏性反应,这种虚假的安全感严重威胁患者的安全。

二是有效性。皮试提示的97例阳性结果中并没有出现过敏性反应,这个现象称为假阳性”,并不能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三是经济性。头孢菌素的常规皮试对人力、物力、时间都造成了浪费比如:患者需要额外购买药物进行皮试;需要有医务人员的时间被应用于进行皮试操作,而本可以提供更好的医护服务;患者就算急于用药,也需要花费20分钟等待皮试结果再做决定,等等。

四是适宜性。假阳性的结果让患者不能使用头孢菌素进行有效治疗,缩窄了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更高级的抗菌药物可能会被过度的使用,对于耐药菌的产生也将是不可避免的。

综上所述,头孢菌素的常规皮试并不能给咱们的诊疗过程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同时,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宜性”方面没有任何益处。

第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如何在就诊过程中保护好自己,免受药害事件的伤害呢?

——“我是过敏体质,特别容易过敏,是不是在头孢菌素使用前要做皮试呢?”

回答:对于过敏体质或者有过敏性疾病人群,也并不需要在使用前做皮试,因为这类人群发生头孢菌素过敏的几率基本上等同于普通人群。但需要小心的是,这些患者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可能会症状更重,所以在用药时需要加强监测

——“我最近刚经历过一次青霉素类药物的严重过敏,现在又要使用头孢,是必须要做皮试的?”

回答:对于这类人群做皮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近期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尤其是42天发生的患者sIgE已经在上次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被大量消耗,极有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如果可以的话,建议使用不需进行皮试其他适宜的抗菌药物。

一定要将曾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情况尽可能详细的告知医生,尤其是当时使用了哪些药物

——“我没有发生过严重的过敏,就是现在正在吃一些药,如果需要做皮试,会有什么影响吗?”

回答:的确有些药物有可能会影响自身皮肤反应,导致出现假阴性结果,比如: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所以在皮试前要将自己近期用药史详细告知医护人员

不同的药物因为半衰期或者后遗效应不一样,对皮试影响的时间也不一样,具体情况一定要在医生建议下,基础病情可以控制的前提下,停用可能干扰皮试结果的药物。有些药物短则2~3天,长则7天,才能消除对皮试的影响。

如果确实不能停药者没法用足够的时间,就需要在皮试同时用磷酸组胺作对照试验排除假阴性结果的可能

——“我有哮喘,对皮试有影响吗?

回答:患哮喘的患者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症状会比普通患者更重所以最好在哮喘控制期进行皮试,同时必须加强监测。

第四、医护人员如何规范操作,正确处理呢?

1、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比如:应用了哪种药物、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以及发生时间,等。在这里需要注意“皮试结果阳性≠过敏”。

2、规范皮试操作。

3、正确判读皮试结果。

4、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抢救车配备齐全,熟知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措施。

总之,头孢菌素不推荐进行常规皮试!对于特殊情况是否皮试,需要综合考量。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的通知》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单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