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安全储存与规范使用
胰岛素是许多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关键药物。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它对温度和环境变化敏感,不当的储存或使用会影响其有效性,甚至导致血糖失控。掌握正确的储存和使用方法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一、 胰岛素的储存:温度是关键
胰岛素的活性依赖于其蛋白质结构的稳定,因此储存环境有严格要求:
1.未开封的胰岛素:
储存位置:冰箱冷藏室 (2°C-8°C) 是最佳选择,可保存至包装盒标注的有效期。
重要注意事项:
绝对避免冷冻:冷冻会永久破坏胰岛素结构,使其完全失效。存放时远离冰箱后壁和冷冻室出风口。
避免剧烈震荡:剧烈晃动可能影响药物稳定性。平稳放置即可。
2.已开封或正在使用的胰岛素(装入笔芯后):
储存位置:可在室温下(通常建议不超过25°C - 30°C,请务必查阅您所用胰岛素的具体说明书) 避光保存。
使用期限:开封后或装入笔芯的胰岛素,在室温下的保存时间一般为 4-6周(具体时长因胰岛素种类而异)。此期限从第一次刺穿橡胶塞或装入笔芯开始计算。 超过期限或说明书规定时间,即使未用完也应丢弃。
重要注意事项:
无需放回冷藏:反复进出冰箱导致的温度波动,可能增加胰岛素聚集的风险,反而影响效果。室温下稳定保存更适宜。
避光避热:切勿将胰岛素置于阳光直射处(如窗台)、热源附近(如暖气片、灶台)、高温密闭空间(如夏季车内)或发热设备旁(如电脑主机)。
外出携带:短期外出可随身携带,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贴身存放(体温可能导致局部过热)。避免剧烈摇晃。
二、 胰岛素的使用:规范操作保障效果
正确的注射技术是确保胰岛素发挥预期作用的重要环节。
1.注射前检查:
核对有效期:无论是否开封,过期胰岛素必须丢弃。
观察外观:
透明胰岛素(如速效、短效及部分预混):应保持澄清透明、无杂质、无变色、无絮状物。
混悬胰岛素(如中效、长效及部分预混):在轻柔混匀后应呈均匀的乳白色,无结块、无颗粒状沉淀、无油状物析出。
如发现药液浑浊(原本应澄清的)、变色、出现絮状物/颗粒/结晶、结块无法摇散、变粘稠、或包装(瓶/笔芯)有破损漏液,均不可使用,应立即丢弃。
2.混匀操作(仅适用于混悬型胰岛素):使用前,将胰岛素笔或药瓶在手掌间轻轻水平滚动数次(约10次),然后缓慢上下颠倒数次(约10次),直至药液成为均匀的乳白色悬液。避免剧烈摇晃产生气泡。
3.回温(可选): 刚从冰箱取出的新胰岛素,可提前放置片刻(约30分钟)至接近室温再注射,可能减轻注射时的不适感。
三、 注射过程要点
清洁: 注射前清洁双手及注射部位皮肤。待皮肤上的消毒剂(如酒精)完全干燥后再注射。
部位选择与轮换: 推荐注射部位包括腹部(避开脐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臀部外上侧。务必规律轮换注射部位,避免长期在同一小区域注射,以防皮下脂肪增生(形成硬结)或萎缩,影响胰岛素吸收速度和效果。同一注射区域内,相邻两次注射点应间隔至少1厘米(约一指宽)。
规范注射:选择合适的针头长度。通常垂直进针(体型过瘦者或儿童可能需要捏皮45度角进针),确保注射至皮下组织。注射完毕后,针头应停留至少10秒再拔出,以确保药液完全注入并减少回渗。
四、注射后处理
废弃针头处理: 立即将使用后的针头套上外针帽或放入专用的锐器盒内。切勿随意丢弃于普通垃圾桶,以免造成针刺伤风险。
记录:建议记录每次注射的时间、剂量、注射部位以及当时的血糖值,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
五、 特殊情况的处理
旅行时:
携带足量胰岛素(建议比计划量多带)。
使用胰岛素专用保温包/冷藏袋(配合冰袋或冰盒,注意冰袋勿直接接触胰岛素)。务必随身携带,避免托运(行李舱温度不可控)。备好医生处方或诊断证明以便安检。
避免将胰岛素暴露于高温环境(如汽车后备箱、阳光直射的沙滩包)。
家中停电或冰箱故障:
未开封胰岛素: 短时停电(几小时内)且冰箱门紧闭,通常影响不大。若停电时间较长或冰箱故障,尽快寻找替代冷藏环境(如邻居家冰箱、保温箱加冰袋)。
已开封胰岛素: 按室温储存要求存放,注意避热。
六、 识别胰岛素可能失效的迹象
若发现以下情况,应警惕胰岛素可能失效:
1、血糖持续、不明原因地升高,即使规律注射。
2、注射后未观察到预期的降糖效果。
3、需要显著增加胰岛素剂量才能控制血糖。
遇到上述情况,应更换新胰岛素,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