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如何居家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常伴随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家是患者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急性加重和意外事件可能发生的地方,所以居家护理得当,能减少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减少住院次数,我们从慢阻肺的日常管理和居家营养支持两方面为患者进行普及:
慢阻肺的日常管理:
一、戒烟:慢阻肺的发病多与吸烟、接触粉尘、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要想延缓慢
阻肺的进展,戒烟是首要的措施,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都能显著的延缓病情,同时患者应避免接触二手烟,家属及访客也应避免在家中吸烟。
二、减少暴露:出门佩戴口罩,尤其是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出门,改善室内环境,多
通风,避免接触生物燃料,烹饪开油烟机,避免使用有强刺激性的化学清洁剂、香水、发胶、杀虫剂等,使用时保持室内开窗通风或离开房间,不养宠物,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三、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至关重要,在冷热交替季节,按时接种疫苗,减少感冒的机会,通常会建议患者在9-11月份接种,效果是比较好的,建议流感疫苗,每年接种一次,肺炎疫苗,每3年接种一次,能有效预防感冒及肺炎的发生,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
四、遵医嘱按时用药: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的轻重,制定出院以后的治疗方
案,包括一些药物的吸入、口服等,通常吸入的药物有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及联合吸入药物等,患者一定要按医嘱掌握吸药的正确方法,按时用药,不要随意停药或减量,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增加急性加重的机会。
五、家庭支持治疗:慢阻肺患者因长期有疾病的困扰,焦虑抑郁的风险明显增加,
患者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行为,比如乱发脾气、情绪低落、紧张、恐惧、不安等情况,家属对患者要有耐心,言语柔和,避免冲突,必要时及时到精神卫生科就诊,给于药物干预。
六、家庭氧疗:主要针对血氧饱和度减低(一般指低于90%)的患者,配备家用制氧机,给予持续低流量氧疗,每天吸氧时间在15小时以上,但一定注意不能进行高流量吸氧,因为高流量吸氧会导致呼吸衰竭的加重,诱发肺性脑病的发生,同时制氧设备避免接触明火,以免发生火灾,更不能边吸氧边抽烟。
七、肺康复锻炼:给于适当的呼吸训练与适度抗阻运动(如举哑铃),促进肌肉合成,
肺功能差的患者可以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也可以自行练习八段锦、太极拳,也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八、保持通信通畅:确保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均可)随时可用,电量充足,
可以佩戴紧急呼叫装置,如紧急按钮、跌倒报警器,特别是独居或活动不便的患者。
营养状况与慢阻肺的进展、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以下是慢阻肺与营养关系的综合分析及建议:
一、慢阻肺患者常见的营养问题
1. 营养不良风险高
- 呼吸频率快导致耗能增加:慢阻肺患者呼吸肌做功增加,能量消耗较健康人高10%~15%,严重者甚至高达30%。
- 消化吸收障碍:肺气肿患者膈肌下移压迫胃部,易出现腹胀、早饱感,同时缺氧也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减少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消化不良等症状。
2. 肌肉消耗与体重下降
- 蛋白质分解加速:炎症和缺氧状态导致肌肉蛋白分解代谢增强,尤其是呼吸肌和骨骼肌萎缩。
- 体重减轻(“COPD消瘦型”):约20%~40%的慢阻肺患者存在体重过轻(BMI<21 kg/m²)。
3. 代谢异常
- 氧化应激增强:体内自由基增多,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E)消耗增加。
- 电解质失衡:部分患者因使用利尿剂或激素导致钙、磷、钾等流失。
二、营养支持的核心目标
- 维持或增加体重和肌肉量,改善呼吸肌功能。
- 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增强免疫力。
- 缓解症状(如呼吸困难、疲劳),提高生活质量。
三、营养评估与监测
1. 体重与BMI:定期监测体重变化,BMI建议维持在21~25 kg/m²。
2. 体脂成分分析:关注肌肉量(如小腿围、握力)及脂肪比例。
3. 血液指标:白蛋白(>3.5 g/dL)、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反映营养状态。
四、饮食建议
1. 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 热量需求: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每日热量摄入需增加20%~30%(约30~35 kcal/kg)。
- 蛋白质:1.2~1.5 g/kg/天(急性加重期可增至1.5~2.0 g/kg),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鱼、鸡胸肉、豆制品)。
- 示例:早餐可选用牛奶+鸡蛋+燕麦粥;加餐选择坚果或酸奶。
2. 调整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比例
- 减少碳水化合的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较多CO₂,可能加重呼吸负担。建议碳水供能占40%~50%。
- 增加健康脂肪:脂肪供能占30%~40%,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牛油果)和Omega-3(深海鱼、亚麻籽)为主,有助于抗炎。
3. 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及矿物质
- 维生素C、E、D:如柑橘类、坚果、深海鱼、日照补充维生素D。
- 钙和镁:预防骨质疏松(乳制品、绿叶菜)。
- 钾:对抗激素或利尿剂副作用(香蕉、土豆)。
4. 少食多餐与分餐制
- 每日5~6餐,减少每餐体积以缓解腹胀和呼吸困难。
- 避免餐后立即平卧,防止反流。
5. 水分管理
- 每日饮水量1500~2000 mL(心功能正常者),避免痰液黏稠。
- 限制液体摄入仅适用于合并心衰或水肿患者。
五、需避免的饮食误区
1. 过度限脂:可能加剧能量不足,合理选择健康脂肪更重要。
2. 依赖营养补剂:优先通过天然食物获取营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营养补充剂(ONS)。
3. 忽视口腔护理:口腔感染或假牙不适可能进一步影响进食。
六、合并症与特殊情况的营养管理
1. 急性加重期:
- 以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鱼粥、蒸蛋)。
- 增加支链氨基酸(BCAA)摄入,减少肌肉分解。
2. 合并肺心病:
- 限制钠盐(<3 g/天),减轻水肿。
- 增加含钾食物,平衡电解质。
总结:
慢阻肺患者日常管理及营养管理需个体化,建议在呼吸科医生和营养师共同指导下制定计划。通过科学饮食结合肺康复,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若出现严重营养不良或体重急剧下降,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