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扁桃体化脓就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吗?警惕误诊的“亲吻病!

2025-05-08
作者:江津区中心医院 儿科 程欢
浏览量:4713

当孩子出现发热、咽痛、扁桃体化脓等症状时,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得了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然而,有一种被称为“亲吻病”的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其初期症状与化脓性扁桃体炎极为相似,却需要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不少患儿因被误诊为普通化脓性扁桃体炎而延误治疗,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容易被误诊的疾病,帮助家长正确识别其特征,避免误诊风险。

图片1.png

part 01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简称IM),俗称 “传单”或“亲吻病”,是一种主要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疾病。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群中的DNA病毒。据统计,超过90%的成年人终生携带EB病毒,大多数人在幼儿期就已经感染,但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的。

这种疾病之所以被称为“亲吻病”,是因为它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亲密接触如接吻、共用餐具或咀嚼食物后喂食都是常见的传播途径。在儿童群体中,4-6岁是高发年龄段,而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也是易感人群。

“传单”这一俗称来源于该病的典型病理特征——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主要是活化的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虽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在2-4周内能够完全康复,但也有少数病例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

part 02“传单”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相似与区别  

症状的相似

临床上,“传单”最容易被误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因为两者都有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伴分泌物等相似表现。有的小朋友因发热、扁桃体化脓被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服用抗生素两天后不仅没有好转,症状反而加重,最终经详细检查才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症状的区别  

扁桃体分泌物:“传单”患者的分泌物多呈灰白色,而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脓性分泌物多为浅黄色。

图片2.png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扁桃体分泌物

伴随症状:“传单”患者常伴有眼睑水肿、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特征性表现,这些在普通扁桃体炎中较少见。

抗生素反应:化脓性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如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抗生素治疗有效;而“传单”是EB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不仅无效,某些药物(如阿莫西林)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皮疹,加重病情。

实验室检查差异

血常规:化脓性扁桃体炎通常显示中性粒细胞增多,而“传单”则表现为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异型淋巴细胞≥10%。

EB病毒抗体检测:血清学检查可确诊EB病毒感染,而化脓性扁桃体炎无此特征。

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EB病毒感染可导致肝脾肿大,肝功能检查提示转氨酶升高。

part 03 “传单”的典型症状  

除了发热和咽峡炎外,该病的典型表现还包括:

1.眼睑浮肿、鼻塞、打鼾:由于颜面、鼻部的淋巴系统激活,淋巴回流受阻,局部组织会发生肿胀,于是患者出现了眼睑浮肿、鼻塞、打鼾。

2.颈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后淋巴结,质地柔软,有轻压痛。

图片3.png

颈部淋巴结肿大

3.肝脾肿大:约50%的患者有脾肿大,10%-30%出现肝肿大。

4.皮疹:约10%-30%的患者出现多形性皮疹,若误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皮疹发生率可高达90%。

part 04 如何确诊“传单”?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且抗生素治疗无效,医生可能会建议以下检查:

1.血常规+异型淋巴细胞计数  (关键指标)。

2. EB病毒抗体检测(IgM-VCA阳性提示急性感染)。

3.肝功能检查(部分患者转氨酶升高)。

4.肝脾超声检查提示肝脾肿大

part 05 治疗与家庭护理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

    急性期应限制活动,尤其是脾肿大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受压,以防脾破裂(发生率0.1%-0.5%)。恢复期(通常2-4周)仍应避免剧烈运动,直至脾脏恢复正常大小。  

二、对症治疗    

1. 退热与镇痛      

   发热(>38.5℃)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可能诱发Reye综合征)。咽痛明显者可含服润喉片或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症状。  

2. 缓解鼻塞与打鼾      

   若因扁桃体或腺样体肿大导致鼻塞、打鼾,可短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改善通气。  

3. 皮疹管理      

   避免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否则可能诱发全身性皮疹(发生率高达90%)。轻度皮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严重者需就医。  

、并发症处理

1. 脾破裂 

   需绝对避免腹部外伤,一旦发生需紧急手术。  

2. 肝功能异常  

   60%-90%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恢复。  

3. 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  

   需住院治疗,可能联合抗病毒+糖皮质激素。

 、抗感染治疗    

 普通轻症患者通常无需抗病毒治疗。 重症患者必要时需抗病毒治疗。 如合并细菌感染需抗细菌治疗。

part 06 如何预防?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因此预防措施包括:

避免亲吻孩子的嘴或手(幼儿常吃手,易感染)。

不共用餐具、不咀嚼喂食。

加强手卫生,尤其在接触口鼻后。

part 0总结  

发热、扁桃体化脓并不一定是化脓性扁桃体炎,也可能是EB病毒引起的“亲吻病”。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睑水肿鼻塞、打鼾、皮疹等症状,且抗生素治疗无效,应及时就医排查“传单”。早期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降低并发症风险,帮助孩子更快康复。预防要注意避免唾液传播(亲吻、吃手、共用餐具等),勤洗手。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单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