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凶险、非常凶险!近期麻疹病毒感染有上升趋势,儿童最容易中招看完文章有惊喜
一、全球及中国麻疹疫情现状
2025年全球麻疹疫情呈现显著回升态势,美国得克萨斯州、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台湾等地区报告病例数同比激增。我国2025年1-3月麻疹病例达667例,较去年同期增长11倍,青海等省份出现聚集性疫情。多地疾控中心4月发布健康提示,明确指出麻疹病例数远超近年同期水平,儿童群体面临较高感染风险。
二、麻疹基本知识
1、麻疹( measles )是由麻疹病毒( measles virus )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又称 Koplik spots )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多见于6月~5岁小儿。传播方式主要为空气飞沫传染。
2、麻疹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是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球状或丝状,直径150 - 200纳米,外有脂蛋白包膜,包膜含有血凝素(H)、融合蛋白(F)和基质蛋白(M)等主要致病物质。
3、麻疹病毒抗原稳定,仅有一种血清型,但根据血凝素蛋白(H)基因全长编码序列或核蛋白(N)基因的羧基端450个核苷酸序列的差异性,可分为A - H 8个基因型,24个基因亚型,其中H1a基因亚型是我国绝对的优势流行株。
4、该病毒在体外抵抗力较弱,对高温、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56℃下30分钟即可被破坏,在4℃下能生存5个月,-15℃下可存活5年。
5、麻疹病毒传染性极强,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的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染,易感人群主要在6月~5岁小儿,好发季节为冬春季。
6、人感染麻疹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6 - 21天,平均约10天。发病初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如发热、咳嗽、流涕等,随后症状加重,可出现高热,体温达39 - 40℃,口腔颊黏膜上会出现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称为柯氏斑,这是麻疹早期的特征性体征。发热3 - 4天后开始出疹,皮疹先从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出疹期体温可进一步升高。皮疹消退后,皮肤会有糠麸样脱屑及色素沉着。麻疹还可能引发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多种并发症。
三、儿童麻疹感染的临床特征与风险
l典型症状分期:
1. 前驱期(3-4天):突发高热(39-40℃)、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柯氏斑(对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2. 出疹期(持续5-7天):发热第3-4天出现皮疹,从耳后发际向颜面、躯干、四肢蔓延,呈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3. 恢复期: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遗留色素沉着和糠麸样脱屑。
l高危并发症:
肺炎:5岁以下儿童发生率约10%,继发细菌感染可致呼吸衰竭。
脑炎:发生率1-2‰,表现为抽搐、意识障碍,病死率15%,存活者30%遗留后遗症。
喉炎:2岁以下幼儿易出现喉梗阻,需紧急气管切开。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远期并发症,发生率1-4/100万,多在感染后7年发病,表现为进行性智力衰退。
四、麻疹病毒传播与防控挑战
l传播特点:
飞沫传播为主,易感者接触后90%发病。
患者出疹前后5天均具传染性,合并肺炎时延长至出疹后10天。
l疫情反弹原因:
1. 疫苗接种率下降:2022年全球3300万儿童未接种首剂麻疹疫苗,我国部分地区常规免疫接种受新冠疫情影响。
2. 人口流动增加:国际旅行恢复、务工人员返乡加剧病毒传播。
3. 免疫空白人群积累:未及时补种疫苗的学龄儿童和成人成为易感群体。
五、儿童麻疹防控策略
疫苗接种核心措施:
l常规免疫:8月龄接种麻腮风疫苗,18月龄补接种麻腮风疫苗加强针,保护率达95%以上。
l补种方案:未全程接种者需补种,重庆地区可通过“渝快办”APP查询接种记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免费补种服务。
l应急接种:接触患者后72小时内接种疫苗可预防发病,5天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减轻症状。
家庭防护要点:
1. 症状识别:关注高热伴皮疹、柯氏斑,及时就诊感染科或儿科。
2. 隔离管理:确诊后居家隔离至出疹后5天,避免接触未接种疫苗儿童。
3. 环境消毒:每日通风3次,紫外线照射或含氯消毒剂擦拭玩具、家具。
医疗机构防控:
发热门诊设置独立诊室,医务人员佩戴N95口罩。
实验室检测采用RT-PCR法,24小时内出具结果。
重症患儿转诊至有呼吸支持设备的儿科专科医院。
公众健康建议:
1. 主动排查:通过各地疾控公众号查询儿童接种记录,未全程接种者及时补种。
2. 避免聚集:流行期间减少前往商场、医院等密闭场所,未接种疫苗婴幼儿外出需佩戴口罩。
3. 健康监测:学校、托幼机构实施晨检制度,发现发热皮疹病例立即隔离。
六、家长常见疑问解答
1:接种疫苗后仍可能感染麻疹吗?
答:接种两剂疫苗保护率达97%,极少数免疫失败病例症状较轻,并发症风险低。
2:成人需要补种麻疹疫苗吗?
答:1980年后出生且无明确接种史者建议补种一剂麻腮风疫苗。
3:患麻疹后如何护理?
答:保证营养摄入,补充维生素A,避免搔抓皮疹,高热时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特别提示:全国各地区家长可通过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320热线咨询疫苗接种事宜,如发现儿童出现高热皮疹,应及时前往设有发热门诊或者儿科急诊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