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长乐 坐“踝”不乱 脚崴了该怎么办?
2024-03-15
作者:四0四医院丨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曾小斌
浏览量:4990
如果不小心崴脚了怎么办?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绵阳四0四医院)运动医学科和创伤外科主治医师曾小斌表示,“崴脚”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踝扭伤,是指在行走或运动过程中,踝关节活动超过了其正常的活动范围,引起踝关节周围韧带、肌腱、关节囊、骨头的损伤。有数据显示,1/3急性踝扭伤的患者因早期未进行正确的处理而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再次扭伤的发生率高达30-40%。
那么,崴脚了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崴脚后的3天内处于急性肿胀期,局部常表现肿胀,压痛,瘀斑等,我们一般按照经典的“PRICE”原则处理,可以缓解疼痛、防止二次伤害。
“Protection”=保护:崴脚后立即停止活动,检查并保护伤处,避免走路负重。
“Rest”=休息:不仅仅是伤后休息,恢复期也应好好休息,不要急于恢复运动,避免伤处进一步出血肿胀,使伤势恶化。
“Ice”=冰敷冷疗:早期局部冰敷可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肿胀和疼痛。建议“崴脚”后的24小时进行冰敷,可用毛巾包着冰块冷敷,或冷水冲洗,每次15—30分钟,每天3—5次。
“Compression”=压迫固定:伤后用弹力绷带对脚踝处进行加压包扎固定,对于不太严重的韧带损伤,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简单的包扎固定;
“Elevation”=抬高患肢:伤后尽量将脚踝抬高于心脏水平,减少静脉回流带来的肿胀。
如果经“PRICE”原则处理后1-2天后仍有踝关节肿胀、疼痛、关节不稳等表现,建议立即就医,完善相关检查,避免遗漏骨折等。
曾小斌提醒:对于急性踝扭伤的认识,正确处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大家应牢固树立运动损伤保护意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以及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单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