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视角下新生儿黄疸的管理策略

2025-06-23
作者:吕桂全

吕桂全-清远市中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从事儿科临床工作7年,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诊治,可娴熟处理儿科急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发热,腹泻,积食,便秘等疾病。 善用外治及膳食调理体质,治疗慢性鼻炎、厌食、抽动症等。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出生28天内)由于异常的胆红素代谢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从而引起的皮肤、粘膜、巩膜等黄染的症状。这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发生率高,通常情况下属于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未完全发育,导致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所致。足月儿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峰值,7-10天消退,早产儿则可能持续时间更长。生理性黄疸通常不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长期影响,而未及时处理则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运动及智力障碍等后遗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对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单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