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的发现、预防及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2025-06-18
作者:富司洋

富司洋-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内镜中心 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 医学硕士,师从龙江名医、龙江名中医崔雅飞教授;发表相关科技论文、国家级期刊论文数篇;擅长:消化内镜技术诊疗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各种原因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治疗,消化道狭窄扩张、异物取出,特别是消化道息肉、腺瘤及粘膜下肿瘤的内镜切除。
1、什么是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结肠粘膜上隆起的赘生物的统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临床上习惯称为结肠息肉。通俗的讲,是长在肠管里的肉疙瘩,可单个发生,也可呈多发。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95%结肠癌是从结肠息肉一步步转变过来的,结肠息肉已经被公认为癌前病变。一般从结肠息肉发展为结肠癌需要5-10年。常见的结肠息肉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少见于家族性息肉病和Peutz-Jegher综合征等。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单位联系。